2008年,我省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为89.32%,比去年上升2.46个百分点,连续7年保持了上升势头。创建“平安陕西”活动四年来,全省公众安全感由2005年的84.66%上升到2008年的89.32%,连年保持上升,年均增长1.17个百分点。平安建设知晓率从26.98%上升到了61.21%,年均增长8.6个百分点。平安陕西,平安你我。回眸过去的四年,逐年上升的群众安全感,印证了我省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前行的坚实步履。
四年来,以全省创建“平安陕西”动员大会为起点,我省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综治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综治委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的大目标和总要求,全面落实各项综治措施,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把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保持了我省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平稳,美丽的三秦大地更加平安祥和。
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宝”。强化源头治理,认真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只有从源头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才能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四年来,我省迅速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站28472个,建成率96%,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1744个,建成率达100%。不稳定因素早发现、早知道、早应对、早防范,大量矛盾纠纷被化解。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改革以来,农村各种矛盾纠纷日渐突出。责任田的犁沟、庄基地的界墙、鸡毛蒜皮的口舌甚至都要引发一桩流血事件发生。近年,通过基层调解组织的工作,许多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有一个这样的事例:千阳县大湾岭村车家山组村民刘林强在玉米地里投放鼠药,毒死本村王跟虎家中4只鸡,并因此事导致王跟虎打伤刘林强。村调委会知道此事后,及时出面调解,前3次调解双方与当事人均不接受处理结果,更不配合调委会工作。对此,镇、村两级逐人做工作,通过讲道理、说案例、学文件等办法,终于使双方认错,此事得到了圆满解决。
各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把排查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工作重心放在基层,注重“抓小”、“抓苗头”、“抓源头”,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排查调处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了从省到村的五级排查化解工作网络,有效整合了各方面的工作资源和力量。坚持定期排查、重要节会和敏感时期集中排查、突出问题专项排查,及时发现重大矛盾和隐患,超前进行研判,妥善予以化解。
认真组织开展县 (市)委书记、县(市)长大接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创造性地开展了“零上访”活动,通过领导包案、定期交办、督促检查、责任倒查等措施,推动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和重大信访案件的解决。集中排查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中央交办的一大批“骨头案”实现了息诉罢访,位居全国前列。南郑县推行的化解矛盾纠纷“五位一体”工作机制,促进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县信访总量下降51%;吴起县创建平安县域,近3年来化解矛盾纠纷7000多起;西安将矛盾纠纷调解室走进基层派出所……
四年来,全省共排查矛盾纠纷10.8万起,年均调处2.6万余起,连续三年实现了“一控制、两下降”目标,群体性事件年均下降23.4个百分点,来省集体访批次和人次年均分别下降10.9和11.9个百分点,进京非正常访年均下降21.1个百分点。打掉黑恶势力团伙100个1600人,排查治安混乱地区2555个,集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289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