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北京市公安局“首批海归警察”的10名代表集体亮相。据悉,为培养适应2008年奥运会安全保卫等工作需要的高级警察业务专门人才,北京市公安局从2003年起,先后选派133名优秀民警和业务骨干赴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进行中长期高级警务外语和短期专项警务业务培训。
“北京警察”在伦敦
位于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学,是全英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之一。2003年9月,这所大学迎来了10个特殊的中国学员,他们是北京市公安局选派来这里深造的中国警察。
这群有良好纪律和特殊身份的中国学员没过多久就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老师和同学竖起拇指称他们为“北京警察”,自此以后,“北京警察”也就成了这个集体的代号。
教授自掏腰包教学员交流
赴英警务培训团的10名民警虽然在出国前也进行了语言培训,但是刚到英国时,还是存在语言障碍。咱们这些警察同志出去,很有规矩,成“线”。成什么“线”?据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徐利京解释,“女同志出去,都手拉手,男同志,则必须保持在视线之内”。这一成“线”不要紧,大家是很少迷路了,但老师着急了。“你们学国际联络来了,这样怎么国际联络啊?”一位很有特点的教授自己掏钱打出租车,带着警官出去走,让他们学会跟人家交流。
获得英女王连声称赞
2004年7月14日,赴英警务培训团在威斯敏斯特大学学习时,恰逢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参观威斯敏斯特大学。校方向女王推荐观摩中国警察组自编的情景演练。演练的内容是:一名外国女游客丢失了祖传的戒指,由于中西文化差异造成她与饭店经理的误会,负责奥运安保工作的北京警官赶到现场,经过一番努力,消除了游客的误解。
中国警察能够从尊重西方人习惯的角度来处理问题,从而得到了女王的赞赏,原本女王在中国组里停留3分钟的计划延长至7分钟。女王微笑着对警官们说:我希望你们能帮她把戒指找回来。上车前,女王还连声称赞:“北京警察这个节目非常有意思!”
德国同事送“一路平安”
问起最令学员们难以忘怀的事,赴德学习回来的刘浩警官红着眼圈告诉我:“就是5天前,离开德国的那天,外国的同事给我们送行,他们在站台上,手举一张写着‘一路平安’的纸,满脸满眼都是泪,那一刻,我们都感动的泣不成声。”
伦敦用“5英镑”解决交通拥堵
昨天,赴英国培训的警官还向媒体介绍了伦敦治理交通拥堵的经验。
“交通拥堵收费政策”缓解交通拥堵。赴英警务培训团的团员们在国外学习时发现,英国特有的“交通拥堵收费政策”缓解了交通拥堵。
在这项政策实施之前,伦敦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状况不仅在英国排首位,而且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几乎是最严重的。车辆行驶过程中,平均有50%的时间处于静止状态。每个工作日的早上,通向伦敦市中心的25条高速路上都挤满了要驶入市中心的车辆。为此,英国政府出台了“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在驶入伦敦市中心指定区域的车辆,每辆每天征收5英磅的费用,但允许车辆在收费当天多次进出指定区域。
实行这项政策后,根据伦敦交通局的监测报告,该政策在减少交通总量和缓解交通拥堵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