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国新任驻伊拉克大使杨洪林(右一)在使馆驻地--巴格达曼苏尔饭店与使馆的外籍雇员握手。
10月22日,中国新任驻伊拉克大使杨洪林(右二)在武警战士的护卫下步入使馆驻地--巴格达曼苏尔饭店。
按照国际惯例,使馆安全应由驻在地提供保护,我国政府首次派武警到伊拉克是特例.
紧急情况我驻伊武警可随时开枪
专家认为:在特别协议中,对配枪要求、活动范围、开枪还击等都会有明确规定
10月23日,各媒体均报道了我国新任驻伊大使进驻伊拉克的消息,其中新任大使在全副武装的武警护卫下步入驻地的情节尤其引人关注。那么,这些武警都是从哪里选派的?驻外机构人员能够随便配枪出入吗?我们派出记者进行了采访。
据外交学院国际法系的专家介绍,按照国际惯例,驻外使(领)馆一般不派武警,外交使节的安全保卫工作应由驻在地提供保护。就像在北京的使馆区,我们看到各使馆门前站岗的都是我国的武警。另外,驻外使馆中虽然可以设武官,但由于排他性,武官是不可以配枪的。
据悉,此次派武警保护驻外大使馆外交人员的安全,在我国建国以来尚属首次。该专家介绍说,这种情况在国际上也很鲜见。不过,此前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确曾有过向国外派驻海军陆战队保卫外交官的先例。
此间有消息人士透露,为了在动荡的局势中有更多的使(领)馆早日复馆,伊拉克政府与多个国家政府签署了特别协议,其中包括中国政府。在伊拉克工作多年的新华社前巴格达首席记者顾正龙证实了这种说法:“伊拉克情况比较特殊,该国领导人自身的安全都难以保护,不可能为外国使节提供安全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种特殊例外的做法。”
据顾正龙介绍,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复馆小组警卫中队由6名武警官兵组成,并于今年2月护卫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复馆小组进入巴格达。这6名武警官兵都是从全国各地千里挑一、身怀绝技的优秀人才。他们经过专门训练,有任何动静都能迅速做出反应。他们从抵达巴格达那天起就配备武器,如果遭到袭击,就可以还击。当时为了能携带武器进入巴格达,我国外交部和途经的几个国家都进行了交涉,是经过特批的。我外交使馆位于所租饭店的二层,第一道门是由伊拉克保镖保护,第二道门是我武警人员守护。只要大使出门必然会有4名武警前后左右保护。为应对紧急状况的出现,6名武警总是把手放在随身携带枪支的扳机上,一有紧急情况可以随时扣动扳机。
据专家分析,在伊拉克政府与他国政府签署的特别协议中,诸如武警的活动范围、配枪的具体要求、遇到袭击的还击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后果等,都应有明确的规定。
“当时在伊拉克采访,我征得了大使同意,可以坐外交官的车,结果被武警小组的领导否决了。”顾正龙说,目前在伊拉克,安全方面武警领导可以否决大使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