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栏目 > 信息动态 > 社情动态 > 正文
宝鸡“小灵通” 诈骗案始末
来源:     发布时间 : 2003-07-08     点击量:
   这是一起罕见的高智商型犯罪,犯罪嫌疑人谙熟小灵通上号、刷号的方法,冒用他人名义,大肆签订协议,骗取财物。随后将赃物采用汽车托运,在银行账户上收钱的办法,牟取暴利。然而,这起有组织、有预谋、分工协作、配合紧密的高智商犯罪,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法眼”的监控……

密 谋

狂购“小灵通”为骗财

2002年11月中旬,陕西省电信公司宝鸡市分公司(以下简称“宝鸡电信”)开展的“宝鸡电信180元送小灵通一部,真情回报55万电话客户”活动,该活动规定:客户持身份证及其复印件;当月固定电话话费单可分别以180元或280元用固定电话担保购买原价为460元或560元的小灵通,并签订二年使用协议。

此促销活动在宝鸡市掀起了一股购机狂潮。犯罪嫌疑人长岭科工贸公司总经理贾顺,得知此项活动消息后,见利润可观,便分别与犯罪嫌疑人王浙密谋骗购小灵通,因为3名犯罪嫌疑人均是电信分公司的代理商,知道此次促销活动的差价有多大,按照计划,他们开始了大肆的合同诈骗活动。他们用亲朋甚至伪造的居民身份证,疯狂购买小灵通,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诈骗方案出台了。那么这些犯罪嫌疑人到底是运用什么样的手段购买小灵通的呢?这些骗购来的小灵通又卖到哪里去了呢?

实 施

相互勾结 异地销赃

经过一番密谋,贾顺对王浙说:“我已联系好了西安的商贩瑞宏华,他谙熟小灵通上号、刷号的方法。咱们只要将骗购的小灵通送给他,瑞宏华就有办法将宝鸡的号码刷掉,在西安重新上号,随后在西安的市场上堂而皇之地销售和使用。”

有了这套“天衣无缝”的购销方案,王浙便开始寻找其公司以前办理联通入网卡时备留的身份证复印件和地址,同贾顺于2002年12月1日,来到宝鸡市清姜电信营业大厅,冒用徐某、安某、李某的名义,担保购买700―U型小灵通1部、700―UC型小灵通2部。

第一次冒用他人身份证复印件和电话话费单骗购得手后,贾顺胆子越来越大,竟坐镇指挥提供资金,指使张勇、任渝波、汪宁继续寻找他人身份证复印件,疯狂骗购小灵通。在骗购的同时,他们掌握了其他代理商在促销活动中急于完成销售任务,把关不严的心理,贾顺又找给某企业办“联通俱乐部”时挑出的身份证复印件(机主与固定电话统一)与其他犯罪嫌疑人进行骗购。

在身份证复印件不够用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就开始伪造、变造身份证复印件。他们兵分两路,张勇一路,任渝波和汪宁一路,(其后因王浙与所在的长岭与电信分公司有协议拥金而退出)分期分批在宝鸡市电信营业大厅、维德公司营业部等处,冒用他人名义与“宝鸡电信”签订《小灵通用户使用协议》,且分别以180元或280元价格担保,购买700―U型及700―UC型小灵通,共计280余部,涉案金额达8万余元。

陆续得手后,他们以翻一倍的价格全部出售给西安个体商贩瑞宏华,所得赃款,按照个人“贡献”大小进行分配,贾顺和王浙初次分得赃款款5000元,其后,又相继分得2500元、1000元不等,利益熏心,贾顺一伙的胃口越来越大,一方面他和西安的瑞宏华联系后,每隔3天就将骗购的小灵通采用长途客车托运,交易周期越来越短……“生意”越做越顺。那么,这个自认为做得天衣无缝的计划是怎么败露,这伙小灵通“耗子”又是怎样翻船的呢?

识 破

调查取证 嫌犯落网

整个骗购计划由贾顺全盘指挥,他指使其他人将骗购回的小灵通上缴,并集中存放在其办公室的隔档里。同时他正指使手下伪造亲戚朋友的身份证,并利用假身份证到电信公司打出上月电话缴费清单,然后以张做担保进行骗购。如此重复循环。

2003年1月2日,任渝波和张勇来到宝鸡市清姜路某公司,任渝波化名常子扬,并冒充某企业劳司经理为员工年底办富利,从黄某处购小灵通100多部。当时黄某以为来了个大客户,便热情招待,互留电话号码,两人1月3日骗购时,黄某发现担保的客户资料其中有9个人是重复出现的,要求换客户资料。

在清姜路未骗成,他俩又开车来到了宝鸡市体育路维德公司。当他们故技重演再次骗购时,被该公司员工识破。营业员在稳住任渝波的同时,迅速将此情况反映给电信公司并报了警,犯罪嫌人任渝波束手就擒,同时电信公司立即召开各代理商会议要求清查。

守候在外边接货的张勇、汪宁和司机,见任渝波没有出来,感到不妙,开车就跑,将在其他地方骗购来的26部小灵通交给贾顺。到了这时,贾顺对其他人说:“没事的,大不了给电信补钱。”

根据掌握线索,宝鸡警方金陵刑警队很快将其他犯罪嫌人抓获

宝鸡市渭滨区人民检察院适时派员提前介入侦查,积极引导调查取证,收集和固定证据,使案件得以顺利地快捕快诉。

终 结

留下无尽的思考

2003年6月28日,在宝鸡市渭滨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负责主办此案的闫莉萍分析后对记者说:“通过审查起诉,发现此案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本案在宝鸡市实属罕见,是一起高智商型犯罪。犯罪嫌疑人能熟练运用通讯技术,谙熟小灵通上号、刷号方法。瑞宏华收购赃物后将宝鸡的号码刷掉,在西安重新上号便可在西安销售使用这种小灵通。第二,本案是一种新型的诈骗方法,即冒用他人名义,大肆签订协议,骗取财物。四犯罪嫌疑人利用和伪造、变造他人身份证复印件并替他人交纳当月话费,然后进行合同诈骗的手段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第三,本案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分工协作、配合紧密的共同犯罪,第四,犯罪嫌疑人大肆进行合同诈骗,手段诡秘、骗购迅速,获赃款尤为快捷。

而宝鸡市渭滨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刘亚琴却说:“此案之所以犯罪嫌疑人屡屡得手,是因被骗单位及代理商管理上有疏漏,给其以可乘之机。一是‘电信公司’开办‘小灵通’担保业务时,虽然对担保条件做了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执行和运作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管理。二是一些代理商和营业人员受利益驱动,不严格审查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犯罪嫌疑人伪造、变造的身份证复印件漏洞百出,他们却没有仔细甄别,甚至发现了身份证复印件有问题及用相同资料重复担保的情形,但为了多揽生意、多提成,也没有及时制止,才使犯罪嫌疑人次次得手。所以,此案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思考是无尽的,在此提醒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开展某些优惠促销活动时吸取本案教训,避免类似案件再发生。”

在渭滨区检察院公诉科桌子上记者看到,就贾顺一伙的调查案卷就达16本之多,负责办案的闫莉萍告诉记者:“贾顺一伙的犯罪事实已全部侦结,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严惩。”

7月2日中午,闫莉萍给记者打来电话,犯罪嫌疑人贾顺团伙已于7月1日被起诉到宝鸡市渭滨区人民法院。相信很快会做出宣判。

* 相关附件

    *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网站技术维护联系人:张玥
      技术支持电话:82668549

      办公地址

      兴庆校区:学生区东五舍A座(校医院西侧)
      雁塔校区:教学西路南段(卫生免疫楼南)
      创新港地址:敏行楼1-3100-1-3105